每日头条 > 正文

濮阳优化水环境推进城市生态水系建设:一城活水流淌出的生态赞歌

2017-12-20  来源:濮阳日报

8ofd1gFV..png.png

引黄灌溉调节水库已成为我市的新地标。

  “咔嚓”,12月8日,从武汉回濮阳探亲的廖国峰带着妻子孩子,在碧波荡漾的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引黄灌溉调节水库岸边,留下了一张全家福。“真没想到家乡现在这么美,尤其是将水用活了,不仅河湖交织、水网遍布,还做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很有江南水乡的味道。我发自内心地为家乡点赞。”廖国峰一边用镜头记录着家乡的美景,一边诉说着心中的激动之情。简短的话语印证着我市近年来深入推进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打造北方水城、生态宜居之城的累累硕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生态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吝笔墨,体现了党和政府勾画锦绣山河的决心与担当。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激发新担当。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市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思想,加快建设城市生态水系,通过打出“引水、活水、治水、护水、美水”组合拳,全力做好做活水文章,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勾勒出一幅“碧水绕城城如画,一步一景景醉人”的美好生态画卷。

  外引内连

  一城活水入画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我市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众多河流穿城而过,自身水资源优势明显。然而,多年来,由于没有科学、系统地规划较为完善的城市生态水系,丰富的水资源从家门口白白流走。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2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0。同时,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框架拉大,濮水河、马颊河等成为城中河,河道建设标准低、设施老化,河道两侧私搭乱建现象严重,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问题日益凸显。此外,我市市政设施不配套、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雨污水管网不分、垃圾不能及时清运等,进一步加剧了水质恶化,造成“城市邻水而立,市民背水而居”的局面。建设河清水秀、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城市生态水系,成了广大市民的梦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建设城市生态水系,水从哪里来是关键。水源问题不解决,水系建设就是纸上谈兵。为此,我市在充分利用城区河道水系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系统思维,统筹设计,大力实施生态引水工程,让外部活水涌入城市,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生态水系的水源问题。

  为充分发挥濒临黄河的引水优势,进一步连通黄河水系,我市立足实际、高瞻远瞩,作出了重大决策——建设引黄灌溉调节水库。水库的建成和运行,解决了引黄过程与农业需水过程不匹配及黄河调水调沙期间引水受限等问题,打破了我市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同时,水库极大地改善了我市水系生态,抑制了地下水位下降和漏斗区扩大,使地下水逐步恢复平衡,为我市建设城市生态水系、提高城市品位、打造生态宜居家园、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才有黄河浪,又来丹江水。我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城市之一,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滔滔丹江水从总干渠迤逦而下,通过配套工程搭建起的安全通道,长久地滋润着龙都大地,进一步缓解了我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尤其随着今年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正式通水,干渠水位抬高,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向濮水河、引黄灌溉调节水库补水的条件,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市现有水系的供水能力,还在我市西部形成了一条亮丽的水生态走廊,为我市打造北方水城、生态宜居之城发挥了重大作用。

  “碧水穿城、绿水绕城是所有濮阳人的共同愿望,引水入城便是打开这扇愿望之门的钥匙。正是有了这三大‘援军’,我市才有了建立城市生态水系,打造北方水城、生态宜居之城的底气。”市水利局一名工作人员说。

  然而,仅把外部活水引进来还不够,只有进一步打通城市内部水系,使河相交、湖相通、水相连,真正让水流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才能形成水网相连、水系相通、水脉相承的城市生态水系。对此,我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统筹协调,制订路线图、下好一盘棋、聚力攻坚战,扎实有序推进城市生态水系各项建设任务,吹响了全面建设北方水城、生态宜居之城的冲锋号。

  制订路线图。我市立足自身实际,突出规划引领,出台了《濮阳市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利用水资源、打造水景观、彰显水文化、谋求水经济为理念,通过提升、改造、延伸、新建、扩水造景等措施,绘制了一幅“九河贯城、九湖映城、五泽(湿地)润城、多环成网”的城市生态水系蓝图,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出一座名副其实的北方水城、生态宜居之城。

  下好一盘棋。为了强力推动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我市将其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谋划城市水系项目30个,总投资40.88亿元;成立城市水系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指挥部工作会议和办公室工作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水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程顺利建设。一系列顶层设计,充分展示出我市在城市生态水系建设上的决心和勇气。

  聚力攻坚战。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是一场生态硬仗,今年年初以来,我市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大力实施市城区水系规划,开挖清河,改造顺城河,开工建设前范庄、马辛庄、后河水库和马颊河、顺城河湿地……

  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真正让我市城市之水丰起来、活起来。目前,我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进展良好,外部大连通、内部大循环的城市生态水系基本形成。

  多元共治

  碧水清流润民心

  水活起来,还要让水清起来,这才能真正实现因水而美、因水而灵、因水而兴,这也是建设城市生态水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马颊河、老马颊河、濮水河等承担着排涝除渍、纳污释污等多重功能的河流却换上“黑脸”,成了臭水沟,也成了城市生态水系建设过程中的拦路虎。

  去沉疴须用猛药。伴随着濮阳市城区河道综合治理指挥部的成立,一场猛药去疴的治水去污行动在全市铺开:以“通、净、绿、亮”为目标的综合治理,对马颊河、老马颊河、濮水河市城区段共38.9公里河道实施截污治污、清淤疏浚、环卫整治、设施建设,修复河道生态功能。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通过多年的综合治理,拦路虎不见了,断头渠、淤塞河流动起来了,臭水沟变身清水河,河道治理基本实现了“通、净、绿、亮”的目标。

  如今,在市城区马颊河畔,株株树木立于两岸,尾尾游鱼嬉戏水中;清澈的河道宛如一条玉带,静静地穿城而过。说起马颊河的变化,常在河边遛鸟的市民陈合招难掩激动之情:“我今年77岁,住在河边已经很多年了。以前,这儿臭气熏天、垃圾遍地,即使在三伏天,我们也不敢开窗透气。人们经过这儿的时候都捂着鼻子,快走几步赶紧离开。可是这几年,沿河两岸经过清脏、种树、铺石、造景,现在你再看看,这儿环境多好!”

  污染虽在河里,根源却在岸上。水体一时的清澈,并不意味着今后不会重蹈覆辙、进入治理死循环。为从根本上改善和提升我市水环境质量,今年我市全面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破解“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的局面,协调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河湖长治久清。

  这是一场异常艰巨的攻坚战。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市统筹协调、联动协作,成立了高规格的濮阳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印发了《关于打赢濮阳市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方案,建立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制度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奖惩制度,强化对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组织领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使环保、水利、住建、城市管理、农牧等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合力。

  同时,我市紧紧围绕改善水环境质量这个核心目标,突出源头预防、水陆统筹、系统治理,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综合整治(包括畜禽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和流域综合治理等6个专项行动,对造纸、农副产品加工等6个重点排水行业实施整治。

  如果说部门联动、铁腕治污是一剂猛药,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那么生态环境的维护及生态文明的建设则需要机制的长久调理。对此,我市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号召,及时调整治水策略,以建立河长制和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机制为抓手,双管齐下,建立了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长效机制。

  今年7月,伴随着《濮阳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出台,我市开始全面推行河长制。在国家四级河长制(省、市、县、乡)的基础上,我市还按照河南省要求增设了村级河长,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河流管理体系,使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力求打通治河“最后一公里”。

  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必须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才能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此,我市建立健全了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工作督查制度、验收制度,加强组织协调,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共同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一河一策,紧密联系实际,列出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节点;强化考核问责,2018年开始对各级河长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表彰计划,对失职失责的要严肃问责。

  同时,为切实履行河长职责,扎实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带动全民治水,我市建立了河湖管理保护信息发布平台,并在河湖岸边显著位置竖立河长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在市城区马颊河中路(西侧)与中原路交叉口附近,蓝底白字的马颊河省级河长公示牌格外醒目。公示牌上,各级河长姓名、职责、负责区域、举报电话一目了然。市民一旦发现河流水质有问题,可拨打公示牌上的监督电话进行反映,实现全民治水。

  如今,这种公示牌已全面亮相我市每个河段,标志着河长制在我市已进入全面实质运转阶段。

  华龙区中原办的护河员张俊琦深有感触地说:“其实,河长制就是通过给每条河流一个‘监护人’,实现‘河长治’。对我们而言,这一个个公示牌就是一份份责任书,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明确任务、对症下药,护一湾清水、惠一方百姓。”

  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机制上,我市出台了《濮阳市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该办法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按照“谁污染、谁赔偿,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对造成水体污染物超标的县区,实施生态补偿金缴扣制度,以经济杠杆进行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形成长效机制。“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把这些内容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符合基层百姓的期盼,为我们指明了生态发展的方向。”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一系列措施的带动下,在一系列机制的约束下,在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护航下,我市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各项工作得以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进展。以水环境质量为例:1至11月份,我市纳入省责任目标考核的6个断面中,有2个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Ⅱ类,2个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Ⅳ类,2个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Ⅴ类,水环境质量整体明显改善;市城区老马颊河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基本完成,濮水河逐步恢复河流生态,形成了活水循环,呈现出河畅水清新面貌。

  岸绿景美

  人水和谐谱新篇

  12月9日上午10时,记者漫步在市城区马颊河中路的河岸边,只见阳光下的马颊河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凭栏静观,河岸整洁美观、规范有序,高大的柳树垂立两岸,迎风摇曳。隔路相望的马颊河体育公园内,不少市民在冬日的暖阳下享受着周末的闲暇,抖空竹、遛弯儿的中年人,掷飞机、玩皮球的孩童,晒太阳、聊天的老年人,勾勒出一幅和谐灵动的画面。随后,记者驱车向北行驶至位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引黄灌溉调节水库岸边,只见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面上,远远望去,水天一色,置身其中,神清气爽。在水库岸边的沙滩上,洁白、细腻的沙粒在阳光的照射下泛出银光,孩子们在愉快地玩耍,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无须泛舟江南水乡,走出家门就能饱览迷人水色、享受亲水生活。如今,这样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场景在我市随处可见。

  整治水环境,建设城市生态水系,最终都是为了惠及百姓。在此基础上,我市通过依水造景、以水丽城,让水生态文明走进并融入百姓的生活,实现了市民临水而居、亲水而娱的梦想,描绘出了一幅“秀水绕城城如画,一步一景景醉人”的优美画卷。

  作为我市历史上市本级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之一,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引黄灌溉调节水库在承担引黄调蓄和补给地下水任务的同时,也是我市城市生态水系景观构建的重要依托。水库在建设上采用一库两湖的形式,以生态景观为背景和纽带、以“源”文化为核心,点缀孔子文化、诗词文化、名人文化等;在文化的融入上讲究创意化、景观化、体验化,最终形成“水灵动、景相映、文化魂、产业立”的生态休闲、宜业宜游之地。同时,为进一步创建生态宜居的滨水环境,我市通过沙滩、栈道、亲水平台等设施建设,大手笔实施了水库岸线综合提升工程。

  现在,在这个被市民亲切地称为“龙湖”的水库之滨,既有亲水玩水的亭台楼榭,又有风景旖旎的自然风光,还有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元素,成为我市的文化之湖、活力之湖、浪漫之湖。下班后去湖边转上一圈,周末到龙湖玩上一天,在这里尽情享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正成为越来越多濮阳市民的习惯。

  定位于“桑间濮上、碧水金堤”的濮阳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更是匠心独运。该公园以湿地生态、滨水休闲、湿地文化为特色,集湿地生态观光、湿地科普宣教、滨水休闲度假、湿地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既是净化补充城市地下水、均化洪水、调节区域气候的调节器,又是水系相连、道路相通、一步一景的会客厅。微风、水鸟、草花、涟漪……如今,湿地公园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与一城百姓相偎相依,诉说着与水为邻、人水和谐的悠闲与静谧,见证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如果说湖泊和湿地是点缀城市的珍珠,那么同时承担着城市防汛和生态景观任务的河道则是连接起颗颗珍珠的项链。近年来,我市在对城区河道“通、净”治理的基础上,按照“绿、亮”的标准,对河道两岸进行绿化,植物配置以“花、红、柳、绿”为主题特色,乔灌木与地被花草相结合,彰显河道景观特征;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景观小品之中,以现代语言诠释传统文化,形成城市亮丽风景线;同时,配齐市政照明设施,完善景区亮化工程,打造夜间亮化景观。

  如今,昔日“脏、乱、差”的臭水沟变身成了美丽的景观河,实现了历史性的反转,成为我市又一个热门景观带。

  不仅如此,近年来,我市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城市水系与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城市、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生态与经济、生态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城市特色,构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大格局。

  一个个爱水典型、一项项亲水实践、一场场护水行动,见证着我市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的实现,见证着我市河湖相连、城水相依、灵韵秀美城市生态水系的建立,见证着我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美好图景,见证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在水的滋养下,濮阳这座千年古城,正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李振涛 贺德敬 )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濮阳 优化水环境 城市生态水系建设 一城活水 生态赞歌 责编:王慧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濮阳:启动民生服务改革 增强群众改革获得感

    日前,市政府印发了《濮阳市“放管服”改革民生服务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17年年底,压缩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报装时限30%以上,不动产一般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内,查封登记和异议登记即时办理、抵押登记不超过10个工作日。

  • 河南濮阳:杂技让古老村庄焕发生机

    中原地区是中国杂技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中原杂技首推河南濮阳,濮阳杂技源自东北庄。

  • 濮阳市打出九记"重拳"防治大气污染

    日前,记者从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冲刺30天紧急工作会议上获悉,濮阳市将重拳出击,狠抓源头,实施九个方面针对性措施防治大气污染。

  • 濮阳市组织收听收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冲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11月30日晚,濮阳市在市政府多功能厅设分会场,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冲刺30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认真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环境保护调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形成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 河南省第五届杂技“百戏奖” 暨第十届杂技大赛颁奖晚会举行

    11月29日,河南省第五届杂技“百戏奖”暨第十届杂技大赛颁奖晚会在濮阳水秀国际大剧院举行。省文联党组书记王守国在致辞中时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部署。

  • 省第五届杂技百戏奖暨第十届杂技大赛总决赛在濮阳举行

    11月28日,由省文联、省文化厅、市政府共同主办,省杂技家协会、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广新局共同承办的河南省第五届杂技“百戏奖”暨第十届杂技大赛总决赛在濮阳市举行。

  • 省委第一巡视组向濮阳市委反馈巡视情况

    根据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部署,2017年11月28日,省委第一巡视组向中共濮阳市委反馈巡视情况。省委第一巡视组组长米剑峰代表省委巡视组向濮阳市委领导班子进行反馈,省委巡视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常东义对巡视整改工作提出要求。

  • 濮阳市领导督导检查河长制工作

    11月27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卫河和徒骇河市级河长王载文到清丰县、南乐县,督导检查卫河、徒骇河河长制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在清丰县卫河苏堤桥、南乐县徒骇河大清桥等处,王载文重点察看河流水质、水环境等相关情况,详细询问水质监测、滩地养殖种植、河道清障等情况,听取河长制落实推进情况和卫河河务局相关工程管理情况介绍。

  • 河南省第五届杂技“百戏奖”暨第十届杂技大赛总决赛在濮阳举行

    11月28日,河南省第五届杂技“百戏奖”暨第十届杂技大赛总决赛在我市举行。省政协副主席李英杰,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李新中,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霞,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剑锋,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省杂技家协会主席闫敬彩,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付继恩,市领导宋殿宇、张锦印、张宏义、赵洪勋出席大赛开幕式。

  • “双报到双服务”助力濮阳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我感到非常开心。今年7月,为加强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濮阳市启动“双报到双服务”建设幸福社区活动,引导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今日热点

今年元旦濮阳市共接待游客51.14万人次 今年元旦濮阳共接待游客51.14万人次

精品原创

濮阳首届龙舟赛火热开赛 30支龙舟队伍尽显身手 濮阳首届龙舟赛火热开赛 龙舟队伍尽显身手

图片新闻

地市直通车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