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帮俺好好写写党的扶贫政策,还有俺村的村干部吗?”6月19日下午,坐在轮椅上的濮阳县五星乡葛邱村贫困户刘合善紧紧拉住记者的手激动地问。
刘合善的家在葛邱村一个小胡同内。走进这个连院墙都没有的农家小院,记者看到,院子里堆满了砖、沙子、水泥,11名建筑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帮助这家人盖新房,四间新房的主体已建到2米多高。在院子的一处角落里,一块塑料布盖着几件破旧的家具和一大一小两张床,还有一些被褥、锅碗瓢盆等,这是刘合善一家全部的家当。
“这家人太不容易了,我每次来都忍不住想掉泪。”陪同记者一起来采访的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国民向记者介绍,刘合善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境原本就不太好。6年前,一场大病导致刘合善下肢瘫痪,让这个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外债。刘合善失去了劳动能力,妻子为了照顾他,也无法外出打工,唯一的女儿正在上学。家里所有的收入就靠6亩薄田,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每次村里收到外面捐赠的衣物,都要先送给他家一些。村“两委”还帮他家申请了低保补助,但这些根本解决不了这家人的实际困难。”刘国民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刘合善一家被申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也到家门口的华泰园林种植基地打工。6月初,看到刘合善地里的麦子熟了,村“两委”几名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一商量,决定每人从工资里拿出50元钱,租来收割机帮他把6亩小麦收了,并同时帮他把粮食运到了家。
没建新房前,刘合善一家住的房子是30多年前盖的瓦房,因无力维修,每逢下雨,到处漏水,久而久之成了危房。6月初,在对贫困户危房改造扶贫政策了解后,葛邱村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来到刘合善家和他商量,让他先借钱垫资把旧房翻新。翻新完,经县有关部门验收后,刘合善便可以领取3万多元的补贴。商议过后,刘合善决定翻新旧房。接下来,几名村干部又是找车帮助刘合善拉砖和砂石,又是帮他联系本村的建筑队。“这次不光要把刘合善家的主房重建,还要再帮他建一个厨房,同时把院墙也要建起来。”刘国民说。
“要不是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翻盖房子的事我连想都不敢想。”刘合善说,“俺家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我和我老婆在商量着以后能干点啥,不能老给政府添麻烦。”
“我在这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还不到2个月,但正是这段时间让我体会到了扶贫工作的不易,却十分重要。” 在葛邱村驻村蹲点采访的十几天时间里,记者陪同王保超和村干部跑遍了全村的14户贫困户,对王保超的心情感同身受。
西平县宋集乡丁庄村委闫桥村贫困户张改军,家有3口人,劳动力1人,户主张改军47岁,4级残疾,妻子宋花枝50岁,3级残疾,常年瘫痪在床,儿子张永超15岁,初中在读。
6月22日,县人大主任李振良、县领导孙彦民一行到宋集乡走访慰问贫困户中的困难党员,分别为其送上了200元慰问金,送上了党的关怀和温暖。
截至目前,汤阴县任固镇镇已种植艾草500余亩,带动100多户贫困户发展,提供就业岗位160多个。
据悉,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院法官全员参与、全体发力,按照精准扶贫要求,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党组成员率先垂范,多次深入所包贫困户,积极为贫困户想办法、出主意,为贫困户脱贫摘帽真抓实干。
6月21日,民权县孙六镇赵西村的西瓜大棚内,农技员为该村贫困户李现路(右)讲解西瓜种植方面的知识。
6月21日,民权县孙六镇赵西村的西瓜大棚内,农技员为该村贫困户李现路(右)讲解西瓜种植方面的知识。
为切实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医疗救助工作,巩义市卫计委、巩义市扶贫办联合瑞康医院对巩义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两免两减” 医疗救助活动。
6月21日,我市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要求切实将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市委副书记李留心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常英敏参加。会议通报了省核查组在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讲解了入户调查表的填写及核查流程,要求不仅要深入贫困户、脱贫户开展工作,还要对非贫困户加强宣传,提高村民知晓度,同时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建设,保证财政资金的报账使用率。
6月21日上午,市委书记范修芳到淇滨区上峪乡老望岩村、鹿厂村、安乐洞村等地,就脱贫攻坚等工作进行调研。每到一处,范修芳都进村入户与村干部和贫困群众深入交流,认真查看贫困户档卡资料,详细了解村民家庭收入、生活状况、致贫原因等情况。
6月21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王炯一行深入上蔡县邵店镇盛唐家庭农场调研了解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发展情况,市委副书记李宝清陪同调研。
年,兰怀要有了大胆的想法:要扩大红薯种植面积,不但要卖红薯,还要搞深加工,卖淀粉、粉条。今年,兰怀要又流转了几十亩土地,将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50亩,目前栽种的是晚红薯。
“俺在这上班8个多月,领工资2万多元,可帮了家里大忙了。脱贫攻坚工作开始以来,沈丘县委提出“温暖工程”,号召非公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去。
如今,在郏县,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高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已有19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子或家庭困难学子像赵亚琳同学一样,享受到当地一系列教育扶贫的惠民政策。据统计,2016年以来,该县已为19300多名学前教育幼儿和学子减免或发放保育费、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各类涉学资金1100多万元。
“这两天正好没米了,这袋米够俺老两口吃一夏天的。”日前,永兴镇小陈村贫困户常桂兰从正阳县兴盛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领到两袋米、面时高兴地合不拢嘴。